近日,威尼斯官网朱学红研究员团队,联合南丹麦大学刘刚教授课题组等国内外5家单位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子刊,影响因子14.9)发表了题为“Battery technology and recycling alone will not save the electric mobility transition from future cobalt shortages”的研究论文。我校为该成果第一署名单位,我校9778818威尼斯博士曾安琪(现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威尼斯官网朱学红教授为该论文第一通讯作者。
在全球碳中和大背景下,清洁能源技术发展对关键金属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其对外依存度高的现状,导致关键金属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资源供应安全受到严峻挑战。该研究选择供需矛盾最为突出的关键金属钴为研究对象,模拟全球及五个关键区域(中国、美国、日本、欧盟、其他地区)钴资源历史和未来物质循环,深入探究技术进步对钴资源需求以及供应安全的影响。
研究发现,长远来看电池技术进步和循环回收技术进步能显著降低钴资源的需求缓解供给风险,但是仍不能阻止供给缺口在2028-2033年间出现,各区域钴资源的供给安全程度和特征具有异质性。研究呼吁多方利益相关者立刻采取行动促进技术创新与增加原生钴资源供应,以保障未来全球交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中国作为动力电池生产大国和电动汽车主要市场,更加需要未雨绸缪,应对潜在的供应风险。
该研究有翔实而丰富的数据作为支撑,在较高技术分辨率和地域分辨率的基础上,解决了我国钴资源需求预测及供应安全保障路径设计的重大问题,为保障全球及区域交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实施、保障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以及维护我国关键金属资源安全提供科学依据与政策指导,也为其他关键金属类似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与参考的研究框架。
图为全球钴资源累积物质循环(1998-2019年)
图为全球多区域钴资源累积需求、储量和资源安全水平(2020-2050年)
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29022-z